一对一空降可约平台,上门卖身电话100元电话号,石家庄24小时上门茶,包小姐24小时人工客服

[字体大小: ] [打印] [关闭窗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龙门要闻
龙门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时间:2025-09-24 17:27:00  来源:龙门文明网

  4所新改扩建学校投用,增添大批优质学位;全县中小学教室、宿舍实现空调全覆盖;19所公办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升级改造完成并投用;中山纪念中学托管龙门县高级中学成效显著……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之基。今年开学季,龙门县从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到办学模式创新优化,再到教育资源整合共享,让孩子们收到多份教育“大礼包”。一系列教育惠民举措落地,离不开近年来龙门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将教育当作事关民生的大事来抓,持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当前,龙门县正以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尽显龙门教育的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

县第四中学学生在新教室里上课。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摄

  2.7亿元改扩建4所学校,新增学位4200个

  “教室亮堂、设施齐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我们家长太安心了!”9月开学季,走进新投用的龙门县第四中学,崭新的课桌椅整齐排列,空调、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到位,地理室、美术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功能场室一应俱全,家长们的赞叹道出了周边群众的心声。这所填补青溪片区中学空白的新学校,正是龙门县今年推进教育民生工程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随着惠州龙门产业园区快速发展,青溪片区人口持续增长,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此前,该片区学生需分流至县城其他学校,即便到最近的甘香片区学校,骑车也需半小时。为破解“入学远”难题,龙门县一方面在青溪片区设立龙门县第一中学东校区,借用县第六小学课室临时提供400个学位;另一方面,于2023年启动龙门县第四中学建设,总投入纳入全县教育改扩建项目大盘子。

  今年9月1日,龙门县第四中学新校区如期投用,首年开设初中3个年级14个班,招收学生约700人。“学校分两期建设,总用地71亩。”校长郑志强介绍,一期建成教学楼、功能楼、宿舍食堂综合楼等,其中教学楼可容纳1400名学生,食堂首二层能同时供1200人就餐,3楼以上宿舍可满足672人住宿;二期将增设高中部,进一步完善教学楼、宿舍楼及运动场所。“学校的建成不仅惠及周边群众,也为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入学提供了便利,这一重点民心工程深受社会各界好评。”郑志强说。

  不止县第四中学,今年龙门县教育民生项目多点开花:县第三幼儿园、第四幼儿园顺利建成,县第三中学完成升级改造。上述项目总投入2.7亿元,全部完工后共可新增学位4200个,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此外,投资2.2亿元的县职业技术学校扩建(新建)项目正加快推进,完工后办学规模将达4000人,也将为县域产业发展培育更多技能人才。

  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龙门县以优质均衡为目标,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县已成立15个教育集团(含1个县级幼教集团),搭建优质课程共享平台,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通过结对帮扶、集团教研等举措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学区主任负责制,将全县公办学校划分为龙东、龙南、龙西、龙北、龙中5个学区,每个学区涵盖学前、小学、初中3个学段,配备1名学区主任及3~4名副主任。此举将有效统筹推进学区内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空调全覆盖实验室升级,硬件提档让学习更舒心

  近日,记者走进龙门县第三中学看到,崭新的教学楼内书声琅琅,学生们在明亮的教室里专注学习。这所由原平陵实验学校升级改建的学校,如今已从九年一贯制学校变身为涵盖初、高中学段的完全中学,成为龙门县优化办学条件的生动缩影。

  “以前学校硬件设施薄弱,生源流失问题突出。”校长林园芬介绍,学校建设分两期推进,一期新建两栋学生宿舍食堂楼、一栋教学楼和一栋综合楼,均严格对标市级学校标准打造。硬件升级带动教学实力全面提升,如今学校已成为周边适龄学生的入学首选。今年转型为完全中学后,新增300个优质高中学位,有效补充了县域高中教育资源。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提前布局师资建设,通过“引进+培养”模式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待二期工程完工后,学校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可容纳2400名学生就读。

  龙门县第三中学的蝶变,是全县推进办学条件提升的一个亮点。2024年,龙门县委、县政府将中小学空调配套项目纳入民生实事,广泛动员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及人士参与教育公益捐赠。截至目前,全县68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新增空调2133台,实现教室、宿舍空调全覆盖,让师生在舒适环境中教学和学习。这一举措既是该县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加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

  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今年初龙门县再出实招——完成19所公办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新实验室配备完善、安全规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实践平台,更助力其提前适应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环境,对提升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中考的新要求,我们将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龙门县教育局副局长何旭恒表示,教育部门将督导学校充分利用升级后的实验室,同时加强理化生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课程改革和中高考改革需求,通过多种举措提升教师实验教学水平与学生操作能力,助力学生从容应对中考新形势,推动全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900万元改造食堂,“明厨亮灶”守护师生“舌尖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师生健康,牵动社会关切。近年来,龙门县以升级改造、严格监督、联防联控三项举措为抓手,全力守护师生“舌尖安全”,实现校园食堂公益性与安全性双提升,让家长放心、师生满意。

  此前,龙门部分学校食堂存在设施陈旧、设备短缺等问题。在惠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龙门县委、县政府筹措902.82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公办学校食堂标准化改造,同时督促民办学校对标提升。县财政还将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人员工资、水电气等运营费用纳入预算,确保学生餐费100%用于食材采购,坚守公益底线。

  截至去年,全县65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完成改造,天花板、地板等基础设施全面更新,“三防”及清洗消毒设备配齐,惠及2万余名师生。膳食保障上,龙门县按学生成长需求与季节特点制定统一营养菜谱,每日两荤一素、两周不重样,还增设“心愿菜单”吸纳师生意见,兼顾营养与口味。

  为筑牢安全屏障,龙门县教育局组建膳食家长监督委员会,邀请家长深度参与食材采购、验收、制作全流程,其评价结果直接关联供应商、服务商退出机制。同时,全面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系统,实现全县学校100%覆盖,通过数据互通、视频共享实现闭环管理,让校园餐制作全程接受公众监督,倒逼安全管理提质。

  当地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县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学校食堂、食材配送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进货记录、人员健康、餐具消毒等,发现问题即通报约谈、督促整改;县纪委监委推动成立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专班,县教育局制定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方责任,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守护校园餐就是守护孩子健康。”龙门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巩固整治成果,持续压紧压实责任,消除安全隐患,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再提升,让学生吃上“安全餐、营养餐、美味餐”,用心守护师生美好“食”光。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黄玉平

额尔古纳市zjf659| 五大连池市v2j437| 崇礼县nzd782| 郎溪县2xz944| 盱眙县nh1351| 东丰县djv402| 搜索tz140| 宁化县xd1434| 洛阳市flt512| 饶河县j1f932| 子长县lhl294| 万载县1tt320| 伽师县rb1688| 崇文区pnz550| 北京市n2h445| 阿拉善左旗nbv780| 新平0jr623